查看原文
其他

今天大家没有被NFT艺术感动,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被区块链感动|对话郭成

TSUBO TSUBO 2022-10-12


郭成
资深媒体人、策展人,《加密艺术年鉴》主编,数字化合物联合创始人。曾就职于武汉美术馆、《艺术与财富》杂志、运营公众号优看、参与艺术项目屏幕间等,工作侧重于加密艺术研究、策展和评论。

很多时候,我们是拿固有艺术认知来套用NFT。今年年初,维基百科在收录NFT词条就遇到了一些争议,最终也没有将NFT收录进Art词条内容。

去年3月(佳士得首次NFT艺术拍卖)到现在,一切都发展太快了。NFT被艺术圈所知可能才一年多,当我们以几千年艺术史的标准来衡量,大家其实并不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,我们会认为它像一副油画或艺术装置,把NFT理解为一种新艺术门类,但其实不是这样。我想引用埃隆·马斯克在2013年采访中提到的「First Principle第一性原理」。当时马斯克为了降低特斯拉电池成本,自己研究了生产电池的原材料,包括碳、硅、镍、铝等等。2013年以后,马斯克收购了一些矿业公司来为他的电池赋能。最终成功将电池成本单价从大约600美元降到了80美元。强调「第一性原理」,将事物还原至本质,再来看待如何解决原来的问题。

如果将NFT艺术还原至第一性原理,NFT全称Non-Fungible Token,它是一个Token,一个区块链上的账本,我们所有关于NFT艺术的价值认定、艺术性理解都应该基于此,而不是基于原来艺术史的标准。
如果将它视作一个工具,我认为NFT非常适合影像领域的收藏。2017年发起了一个《屏幕间Screenroom》项目,创始人周姜杉探讨了一个问题:如果用手机拍一张照片,放在画廊展出,常见就是冲洗照片挂在墙上。但其实你用手机拍照片,发给我,我再用手机打开,这才是它的原作。反而将影像打印冲洗是一种转译了,是一种材料的重新使用,一种新的创作。

影像艺术收藏经历了几个阶段,比如最早采用录像带,随着技术发展变成了 CD,再后来是U盘。也有媒体曾经讨论,几万块钱买一个U盘,到底值不值?今天它变成了NFT之后,我就可以直接铸造一个NFT给藏家。这是我所理解的NFT在当代艺术领域比较靠谱的应用场景。

很准确,事实确实是这样。2021年4月,当时NFT艺术最火爆的时候,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叫 <In search of an aesthetic of crypto art> 《寻找加密艺术的美学》,研究团队用 AI算法统计了SuperRare平台上的NFT作品,发现产生的图像视觉以红色、粉红和紫色色系为主,所以它确实有这种科幻未来感、蒸汽朋克风格,以及所谓的超现实主义风格,我们称为Web 3 或者区块链人群的美学样式。

NFT艺术有很强的市场属性。我从事了很长时间艺术类记者,2018年末-2019年初,不少北京、上海的画廊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,在深圳开设了分支机构。当时大家认为,深圳又多金,又有科技新兴的New Money群体,将画廊开到那边是不是能开发一个新市场?
那时我到深圳采访,我会专门问到,有没有科技领域的人来收藏艺术品,他们的答复是没有。科技人群并不为今天的艺术买单,因为它的叙事逻辑不一样。比如我们今天强调艺术品的灵性、超越性,但是科技人群的思维是一种理性的逻辑思维。大部分艺术作品也不是他们文化线索中的产物。

NFT艺术出现后,比如说这个Beeple数字艺术家,很多人之前根本没听说过,但他直接就将NFT艺术价格提到了6900万美元。也就是说新兴的科技人群在购买新的文化。如果我们往前追溯,历史上一次这种情况出现,上一次新贵出现是什么时候?20世纪中后期二战后,艺术中心从欧洲巴黎转移到了美国纽约,这不仅仅是一种美学范式的转变,更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崛起,新兴市场的兴起。
但是NFT艺术品的价格,为什么我们听到的总是天价?因为这些钱是加密人群早期赚到的钱,我们会调侃这些群体为科技资产阶级,当时他们购入以太坊成本可能是几十美元,甚至几美元,随着数字货币涨价,能够兑换的法定货币非常惊人,所以最终听起来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成交额。
在NFT领域一个最简单的问题,链上交易采用的是以太坊,当它换成法定货币之后,价格波动性非常大,比如2020年底以太坊价格是700美元,同年最高超过了5500美元。

这个非常有意思,今天大家没有被NFT艺术所感动,是因为大家还没有被区块链感动。
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区块链的发展历史,它其实发展了十年,为什么近两年才出圈?还是因为它的财富效应。艺术圈往往很回避谈钱,但我们不得不承认,大众就是因为NFT的财富效应才关注到它。第二点,我们回顾历史,刚才提到二战后美国艺术兴起也是一样,比如说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,就是当时最富有的家族洛克菲勒所支持。

我想从监管来讨论这个问题,为什么NFT到今天才有监管?第一,它形成了足够大的体量。第二,官方已经具备能力去讨论与监管。之前大家真的看不懂,因为整个技术是颠覆性的。就像塞尚、莫奈这些艺术家在19世纪末穷困潦倒,因为那时代还不能接受印象派这些先锋作品。直到后来有了画廊主,有了以财富构建起来的系统来解释与推广他们的作品,今天才成为了经典。如今为什么大家不喜欢,甚至有点抵触NFT?可能大家对艺术金融和互联网技术还有些误会。
在我看来,NFT艺术最大的美学,其实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关系美学。
最重要的加密艺术家PAK,他就利用互联网的关系机制,利用NFT的可组合性来创作,去年底发布的《Merge》(吞并)备受关注。

Merge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作品,它更是一种基于网络关系的探索。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,基于匿名性,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关系美学。我们会认为,这才是真正的加密原生艺术。
这些美学已经与经典艺术领域对艺术的理解不一样了,它更多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金融的关系。基于金融层面,比如说区块链的信息公开和价格可查,也跟今天的艺术市场完全不一样。传统画廊系统当中有很多是秘密的。然而,NFT完全是一个开放的、可查找、可循证的网络技术。如果你的NFT艺术品发生滞销,有价无市,它就会很明显。在一个完全自由市场环境中,一个艺术品的价值会被快速验证。

最近刚好发生了以太坊2.0的升级,它现在遇到一个什么问题?简单地说,现在网络技术升级遇到两种价值观,或说两种科技伦理的争执,这个技术要往哪个方向走?是选择选PoW,还是选PoS?
PoW是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。这也是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的基本特征。PoS是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,质押的越多,权重也就更大,是一种相对中心化的方式。
在二者的选择上,社区争议也非常大。


NFT领域有什么样的未来?我觉得它是一个强技术,强金融、强互联网的领域,伴随着底层技术的发展,文化艺术会回应相应的变化。我很难判断NFT未来的走向,但最重要的是,越来越多人通过像我们今天的对话,从底层理解新时代的美学,从而参与进来,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。


采访、编辑:Amber
设计、排版:Mucci
照片:部分由受访者提供
版权归创作者所有
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



往期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